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百年师范育桃李 匠心传承铸师魂——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书育人先进典型
2021-09-10 15:41:00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有着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的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薪火相传,文脉相承,凝炼了“献身教育,回报山乡”的学校精神,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人民教师与教育工作者,他们或在乡村的一线挥洒汗水,他们或在祖国的边疆奉献青春,他们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岗位默默耕耘、献身教育,用同一片丹心共筑育人梦想,肩负起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扎根山乡 肩担希望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后坪乡茨坝小学校长刘恩和是思南师范学校(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76届(1)班毕业,他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奖章等荣誉,被誉为“背篼校长”“教育愚公”。

  1977年,刚走出校园的刘恩和调到石界完小任教,从此就开始了为山村教奉献的一生,他为用有限的经费和条件修建学校,他没日没夜与木匠一起干活,被喻为“木匠教师”;在建设茨坝村小,他发动集资4000元,自筹6000元,坚持每个来回10多公里背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感动了众多村民一起共同背运。这个过程历时4个月,他穿破5双胶鞋,一个人就背回17吨建材,行程2000多公里,被称作“背篼校长”。1998年9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刘恩和“希望工程园丁奖”,同年,他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他先后获得各级各类表彰20多项。获得荣誉后,奖金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和公益事业,他还用自己的工资资助学生近500人。为修通15公里进村公路,他率领乡亲们投工投劳,公路修通了,他却负债1万多元……

  已经70多岁高龄的刘恩和已经退休10余年,但依然关注关心着山村孩子和山村教育的发展,他的儿子、女儿、儿媳都是扎根山乡的人民教师,并且他的女儿和儿媳都是铜仁幼专毕业生。

  如今,刘恩和已经成为了铜仁幼专的一张名片,成为了学校师生学习和崇敬的“偶像”。这是对学校“献身教育 回报山乡”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无私奉献教育情怀的赓续。

 

 刘恩和重返校园与在校学生交谈

  爱岗敬业  乐学善研

  即将退休的铜仁幼专初教学院教师杨政奎有着38年的教龄,他尽职尽责,默默奉献,曾获“贵州省优秀教师”“铜仁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他在教学一线几十年如一日的用汗水和心血谱写了一曲曲敬业奉献之歌。

  杨政奎毕业于1983年,当时大学毕业生少,因为铜仁市离家很近,父母年迈身体不好,家里在他毕业时就给他在铜仁市区联系好了工作单位。但是,他了解到思南师范是铜仁西五县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教师缺口非常大,铜仁西部各县还很贫困,需要几千小学教师时,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到铜仁市区工作的机会,多次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婉言回绝了调动的事情,父母很是生气。不久,父亲就因病去世,杨老师由于在学校上课,没有及时回家见父亲一面,当时父亲眼睛一直不肯闭。

  走上了教师岗位后,他一干就是一辈子。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他主动学习新兴事物,成为了学校的多面手。自学多媒体课件制作,除了PPT以外,还会flash、authorware等软操作;自学器乐演奏,擅长演奏小号、长号、萨克斯等铜管和木管乐器,在1985年带头成立了当时铜仁地区唯一的一支军乐团。

  1986年,他的班里有个同学的父亲由于患了一场大病,待在家里做不成农活,欠了一大笔账,因没钱给孩子交书杂费,就准备不让孩子上学了。他知道后大老远来到家做工作,为了不让孩子失学,他用自己每月50多元的工资替她交了两个学期的学杂费、课本费,关心这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今,这个孩子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如今杨政奎老师已经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变成了两鬓花白的老教师。但是每年的教师节和各大节日,他都会收到学生数不清的短信和电话。

  面对学生的祝福,他笑着说:“这就是一种传承,爱的传递。”

  

杨政奎老师生活照

  驻守边疆  成就梦想

  2019年9月,刚从铜仁幼专毕业的冉义飞,怀揣着勇气与热情踏上了新疆任教的征程。

  初到新疆库车市阿拉哈格镇英萨四村小学时,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备,文化建设陈旧落后。面对第一道难题,冉义飞不假思索,说干就干。他积极为学校发展寻找突破口,在挤不出资金的情况下,与几个美术老师一起把围墙改造为文化墙,修建劳动实践基地,动手把长满荒草的足球场重新翻新,带学生体验投身劳动和踢足球带来的快乐……2019年11月,24岁的他被任命为学校校长,成为这所学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校长。

  孩子们不会说普通话,这是冉义飞遇到的第二道难题。他刚到学校时,包括他以内只有两名汉语教师,学校的维族教师大多数都不会说普通话,孩子们也习惯说维语,这成为冉义飞最头疼的问题。他从手势比划开始,不断重复示范,通过课堂教学、游戏活动,经过一个多月一点一滴的用心付出,很多学生都会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了。

  由于学校办学条件艰苦,汉族老师在新疆饮食也不太习惯,部分老师内心开始有些挣扎和动摇,为了留住更多的汉语老师,冉义飞重新维修校门,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组织大家修“鱼塘”、围“鸡圈”“鸭圈”,自给自足解决汉族老师的饮食问题;自己在网上采购草种、铺种草坪,让老师学生有了自己的体育运动场所。

  冉义飞的苦心和努力没有白费,老师们不仅心甘情愿留了下来,近两年,学校还迎来了一批批汉语新教师,为学校建设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现在,学校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好普通话,实现了课堂百分百汉语教学。

  “还记得刚到校时,就听到老师在课堂上鼓励说好男儿要吃四方、住四方和服务四方,这样人的一生才会特别充实!”冉义飞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他认为,传承是一种精神的延续,更是一种让他坚持下去的重要能量。

  刘恩和、杨政奎、冉义飞,他们都是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神的传承者,也是教育初心的坚守人,一代代幼专人教育战线上共同谱写了属于教师的弦歌。除此以外,学校还培养出了“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旷光彩教授,全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谢国教授等等优秀教师,他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祖国大地1700多万名教师中的缩影,他们接力奔跑,不断超越,帮助学生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勇担时代使命,绽放美丽的青春之花。

 

 冉义飞与学生

  (文/余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