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21年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首届)举行
2021-09-27 12:01:00
贵州大学
  9月25日,以“面向社会发展和国际理解的语言文化”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田学军,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副部长达努·旦特缇以视频方式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慧等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和东盟各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东盟国家驻华使节等70余名嘉宾参加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永利主持。
  田学军指出,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近年来,双方人文交流合作得到更加全面、深入和成熟的发展,在语言文化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空间,语言教育教学合作发展迅速。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之路。“十四五”时期,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切实满足人民对优质语言教育和语言服务的需求。中国倡导尊重各国语言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互学互鉴、取长补短,促进各种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进步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为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达努·旦特缇表示,泰国与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友好历史,始终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相互支持。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泰国“东部经济走廊”战略的共同推动下,两国人民进一步互相了解文化、互相学习语言,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共谋发展,语言文化交流不断走向深入,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区域繁荣发展留下一系列佳话。
  刘利民指出,加强语言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凝聚人心的粘合剂,有利于促进形成谋发展、求幸福的共同合力,希望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语言文化工作者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激发语言文化交流合作新活力,增强语言文化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对语言文化发展的驱动力。
  王慧指出,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在教育部、特别是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的大力关心支持、指导帮助下,贵州省的语言文字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语言资源保护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语言文字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为贵州通往外界注入了“语言之力”、铺设了“语言大道”,补齐对外交流短板。在本次论坛上,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同行们将聚焦语言文化,探讨在拓展对外交流、促进文明互学互鉴中有效发挥语言的作用。相信论坛将会为推动构建中国-东盟语言文字交流形成长效机制、提升语言文化对外沟通的国际话语能力建设、促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发挥积极作用。
  本次论坛设主旨发言、分论坛一、分论坛二、主旨提问等环节,其中分论坛一由我校捷克籍教师菲利普·乔尔丹主持;分论坛二由贵州大学副校长漆思主持。
  漆思在主持中指出,全球化和信息化使人类同处一个地球村。人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有机会了解他国文化,进行跨文化交流。今天,专家学者们通过思想交流,观点互换,将对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语言文化交流,释放语言文化交流的魅力具有积极意义。贵州大学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发起单位和本次论坛的承办单位,将继续尽绵薄之力搭好“桥梁”,也希望与会专家们对我校语言类学科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心与支持。
  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国家语言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语言在促进国际理解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文化多样性与语言保护、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文化传播、后疫情时代语言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人类语言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等主题各抒己见,为解决当今世界广泛关注的语言问题提供智慧。通过交流,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应坚持加强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据悉,本次中国—东盟语言文化论坛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创新内容,语言文化交流首次成为专设版块。论坛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东盟中心主办,贵州大学承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协办,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