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当好抗疫“后勤兵”——贵州师范大学筑牢抗疫后勤保障
2022-09-26 15:28:00
贵州师范大学

  每天凌晨4点加工制作早餐,6点开始打包配送;忙碌一整天,有时深夜还得帮忙卸货、搬运物资直至凌晨……面对疫情,如何确保三校区3万余名在校师生的一日三餐,对贵州师范大学后勤部门来说是一场严峻考验。

  “疫情期间坚守在校内的学生中,花溪校区共有22000余名、宝山校区有4700余名、白云校区有4900余名。”贵州师范大学后勤服务集团饮食服务中心经理王杰表示,在疫情防控最严格时期,后勤部门每天需供应8万余份盒饭,才能满足花溪校区与宝山校区一日三餐的基本需求。

库存丰富的蔬菜凝聚着后勤工作人员的艰苦艰辛与汗水

人手紧缺时,学生志愿来食堂“帮厨”

  一项项数据的背后,是贵师大后勤服务人员夜以继日的辛苦工作以及用汗水浇筑的服务保障,更是他们在疫情面前的执着与坚守。

  物资供应是后勤保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在校师生的用餐需求,学校及后勤部门紧急调配,加紧物资采购,补充蔬菜、肉类、大米等各种物资。从9月3日到9月21日,学校后勤部门共采购猪肉近6万斤、蔬菜40余万斤、大米30余万斤。仅蔬菜一项,三校区师生每日消耗量就达1.8万斤。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物资供应商搬运人员禁止进入校园。在人员严重紧缺的情况下,一有物资进校,贵师大后勤服务部门就从各岗位抽调当时“相对空闲”的员工,参加物资消杀、卸货、转运并配送到各个食堂。由于货物大多是晚上配送,多数时候要一直忙到凌晨,时常卸完货后,双手双脚累的都在发抖,衣服也是全部湿透,时常有同事开玩笑说,就当减肥了,可从此轮疫情到现在,食堂员工基本都减了10斤左右,这一斤斤的数字,是他们无畏困难,直面迎上,用他们汗水筑建的物资安全屏障。

  运输是后勤保障的“纽带”。“凌晨两点起床去拉物资,三点钟回来休息一个小时,四五点又要起床待命去接送医护人员……”谈及疫情期间遇到的困难,贵师大后勤服务集团驾驶员唐国弢的感受是:“睡眠不足”。疫情期间,他们处于随时待命,完全机动状态。因疫情防控需要,那些给花溪校区送食材的车辆,需要本校驾驶员前往物资地将货车开到学校门口之后,卸完货再把货车还回去;碰到时间紧,卸货人员紧缺,他们也临时充当搬运工;学校全员核酸检测,他们随时等候,前往接送医护人员。“尽管很辛苦,但看到很多石阡老乡,家里也不富裕,把家里的油啊,糟辣椒啊,蔬菜等食品捐献给我们吃,真的很感动。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胜利的!”唐国弢说。

  食堂后厨是后勤保障的“主战场”。在同学们还沉睡在梦乡的时候,后厨的叔叔阿姨们已经上岗,烹饪着、忙活着;打包盒饭,也是与时间赛跑,只是为了让孩子们醒来后能吃上热乎的饭菜,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舍不得让他们有半点缺饥挨饿。

  “疫情前,每天早上7点到岗就行;现在人员紧缺,每天凌晨四五点就得起床,去食堂门口卸货,再把食材搬进后厨。”后勤服务集团厨师胡华说,食材品种也单调许多,每天只有莲花白、白菜、冬瓜等蔬菜。为了让学生娃娃们吃得尽量可口点,他们每天也是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炒出不同口味的菜品。“很久没回家了,几乎忘记家是什么样子的。”胡华说,辛苦点没事的,只要孩子们过得好,再辛苦也都值得!

  “疫情期间,食堂部分在校外的员工无法返岗,校内在岗的人员工作量便大大增加,每日工作时间都在15小时以上。”食堂管理员叶青说,尽管食堂物资有保障,但食材相对单调,希望同学们更加珍惜粮食减少浪费,对食堂菜品单一多一些理解与支持。

  “实地体验才知道食堂叔叔阿姨的辛苦与不易。”学生志愿者曾怡说,看似简单的打包盒饭,打菜工作量大,久了会手酸,长时间盖盖子也会让手指发疼,甚至部分指甲盖也会因为拆分盒子而损伤,现在我们能替叔叔阿姨们分担一些工作,我们就很开心了!

  从疫情爆发至今,贵师大饮食服务中心600余名员工始终坚守一线。疫情期间,学校还抽调60余名教职工和86名学生志愿者临时加入到后勤服务行列;同时,在食堂用餐高峰期,各学院教职工及学生志愿者每天轮流到食堂帮忙打盒饭、维持秩序;还有许多的教师志愿者在相对空闲时,也及时伸出援手。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