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家1” 全家福志愿服务项目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8-12-10

  
 

  在由共青团中央、 中央文明办、 民政部、 水利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 我校美术学院 “1+1” 全家福志愿服务项目” 荣获全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并入选全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100 个。同时, 该项目还分别在2016年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 “金奖” 、 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荣获优秀项目奖、2017年获CCTV7聚焦三农年度三农人物等奖项。

  克服困难, 一家一户送温暖

  从 2012 年至今, “1 家 1” 全家福志愿服务团已经成立了六年之久。六年间, 拍摄团先后在六盘水市、 安顺市、 黔南州、 黔东南州、 黔西南州、 黔南州、 铜仁市等地区的多个贫困山寨为村民拍摄全家福,参与拍摄的志愿者也从原先的寥寥数人增加到了目前的100余人。

  每次下乡拍摄, “1家1” 拍摄团大概要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前期准备。从志愿者的招募到前期安全培训、 再到下乡之后的安排都要做到面面俱到。据了解, 志愿者主要由美术学院摄影系的同学和由网上招募的志愿者组成, 团队成员构成为13人到20人不等, 团队集结完成之后, 再由活动负责人给志愿者们做安全预防培训。拍摄前, 团队负责人也会提前与当地村委会联系。为了不麻烦当地居民, 志愿者们每次都会自己带面条和帐篷下乡拍摄。除了环境的艰苦, 在拍摄过程中, 拍摄团遇到的困难也不少。语言不通是最大的 “拦路虎”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湾水镇岩寨村进行拍摄时就遇到很大的阻碍, 因为当地村民大多说苗语,怎样沟通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庆幸的是村庄里的小孩子会说普通话, 这群年轻的摄影师通过让小孩子当翻译员, 圆满地完成了拍摄。其次是经费问题, 最开始全家福队员通过收集变卖废旧书本、 塑料瓶来筹集活动经费; 近几年, 在美术学院的支持下, 活动得到了顺利开展。

  在如今的数码时代, 用相机或者智能手机拍一张照片只是几秒钟的事情, 但在贵州一些偏远山寨里, 很多家庭翻箱倒柜也找不出一张全家福照片, 有的老人甚至没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照片。贵州师范大学的 “1家1” 全家福拍摄团6年来翻山越岭, 先后为贵州多个贫困村寨免费拍摄打印照片上万张, 才让近5000个家庭拥有了一张幸福的全家福, 2210余位老人、 2520余名儿童有了自己的专属照片。

  感动常在, 让爱常驻心间

  在为都匀市归兰水族乡福庄村的一对老夫妻拍摄时, 发生了一件令志愿者余晓彤记忆深刻的事:“奶奶83岁, 爷爷已有89岁。整个家三口人在家, 他们的孩子出去打工常年不回来, 家里全靠爷爷劳作, 爷爷奶奶结婚已有60多年, 但至今都没有一张合照, 听说我们是来免费拍 ‘全家福’ 时, 他们心里说不出的开心, 从看到我们开始就一直笑。我们走时, 奶奶望了我们好久, 挥别的手臂迟迟不肯放下。 ”

  热情不减, 感动常在。去年国庆节是项目负责人张健第四次来到猫场镇, 做公益。谈及原因, 张健说道: “早在参加中国新闻社和省青年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 ‘幸福的样子’ 活动时, 我就到过猫场镇。那时我为了拍摄留守儿童的生活, 在那儿住了三天, 那是我第一次与这里的孩子们接触, 并与这个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 ”

  坚持不懈, 1+1终究会大于2

  全家福, 是家庭团聚的纪念、是美好回忆的定格。 “1家1” 拍摄团的同学们用专业之长帮助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 空巢老人们拍全家福定格美好瞬间的同时也为每一个缺失的家庭送上了一份份温暖。“1家1” 公益拍摄团不仅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留下美好瞬间, 一张张全家福也成为珍贵的贵州省变化发展的纪实资料。在谈到对于这个公益活动未来的规划时, 张健说: “我想用接下来的6年做全家福的回访, 去以前拍摄 “全家福” 去过的地方, 记录农村6年来的变迁,再去给6年前拍过照的人家拍一张全家福, 尽我们所能地去帮农村的小朋友实现他们的心愿。 ”“从未想过放弃, 因为公益让人身心充实, 我每天都很开心。 ” 这句话是张健的口头禅, 也是志愿者们的共同想法。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1家1” 全家福活动拍摄团身体力行, 让山区孩子们重燃眼中的光芒、 老人们的脸上常挂笑容。他们不会因为路途艰险遥远而轻易放弃, 相信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也会利用自己所长, 呼吁更多的人一同勾勒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幸福画面, 为贵州的脱贫发展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 杨 湘 陶汀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