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走进新时代 共筑民族梦——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2022-07-19 17:46:00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

  7月10日,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在遵义市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开展为期7天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活动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叙述,积极响应国家对禁毒防艾、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提高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新时代新青年的奋斗力量。


  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团队始终秉承着“温暖与脚步同行,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在哪里”的团队宗旨,积极认真开展禁毒防艾、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慰问老党员、普法宣传、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主题活动。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红渡村村民进行禁毒防艾、普法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方案,以便于更好地服务当地村民。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以走访调研、人物专访等形式对红渡村村民开展普法宣传,使村民们对相关法律法规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在开展实践活动及走访调研中发现,当地主要以红色旅游及农特品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当地家庭经济压力较往年有所增大,进而导致红渡村劳动力外流,致使红渡村留守儿童及空巢老人问题突出。团队对红渡村中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了走访,通过对个别儿童的专访,了解他们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同时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组织部分留守儿童开展“携手献爱,情暖童心”等活动通过陪伴游戏,同画一幅画,爱心连线父母等形式助力儿童健康成长。此外,部分队员在了解到个别老人长时间未有人探望,便主动前往家中陪同老人唠家常,缓解老人内心的孤独,同时承担部分农活,帮助老人割猪草,晒谷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人的工作强度。


  通过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介绍及在走访过程中与老人的交流中了解到红渡村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红渡村原名为岩门村,1935年红军在此强渡乌江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红军,将岩门村改名为红渡村,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对红渡村的老党员进行了专访,队员通过老党员讲故事的形式,更深刻、清晰地了解何为长征精神、斗争精神。其中红渡村汪友书同志74岁,有50年的党龄,当队员们问及汪友权同志想要给当代的新党员、新青年怎样的寄语时,他说“遇见再困难再艰险的地势,只要始终跟党走、听党话,有群众的支持,都能化险为夷……”。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历史的接力棒传入我们新一代人手中,勿忘昨日的光荣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祖国不负党!


  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了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维护民族团结,土木工程系“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扎根一线宣传民族团结政策并拍摄“爱我中国”短视频,用自己的青春力量维护祖国统一,宣传民族团结。


  队员们从一个受教育者转变成了一个宣传者、实践者,在禁毒防艾活动中,教会了村民们如何区分毒品,知道毒品的危害。在普法宣传中让村民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如何去解决,也让队员们学会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三下乡”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磨练大学生的品格和意志。我们会把实践锻炼作为丰富阅历、积累经验的加油站,作为施展才华、展示风采的舞台,肩负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去书写灿烂的人生,铸就亮丽的青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