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贵州启动全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
2015-04-21 09:42:00
贵州省教育厅

  黔教体发〔2015〕96号

  各市(州)教育局、体育(文体)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省直管县(市)教育局、文体广电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厅属各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足球事业的决策部署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经研究,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决定启动全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现将《2015年贵州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方案》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提高认识、科学定位,切实加强校园足球工作组织领导

  (一)充分认识发展校园足球的重要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足球事业发展,把足球作为满足民生需要,培育体育文化,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战略。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是新形势下加强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是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各地、学校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发展校园足球摆上重要工作议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校园足球取得实质性突破,成为我省学校体育发展和教育综合改革的创新示范。

  (二)科学把握校园足球的工作定位。校园足球首先是育人,其次才是足球。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完全取代学校体育。各地、学校要将校园足球牢牢扎根于教育,以育人为根本目标,正确处理好校园足球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个性特长与全面发展的关系。通过普及校园足球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以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保障校园足球的广泛开展。使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学校体育发展格局,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人格健全。

  (三)切实加强校园足球的领导。各市(州)、县(市、区)要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成立贵州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黔教体发〔2015〕74号),尽快成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小组,设置办公室,搭建起校园足球工作平台,按照“立即行动、逐步完善”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校园足球行动计划,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在推进校园足球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师资、场地、经费、安全保障等问题。各类学校要成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发动有足球爱好的家长成立志愿者协会,汇聚各方力量支持校园足球。校长是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将校园足球列入工作计划,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校园足球常态化健康开展。

  二、重在普及、创建特色,落实校园足球的重点任务

  (一)加快普及校园足球。各地中小学校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为学生学练足球创造条件,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把足球活动纳入阳光体育运动,建立班级、年级联赛制度,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校内足球竞赛活动,营造“人人爱踢球、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的浓厚氛围,掀起全省百万学生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热潮。

  (二)科学规划特色学校布局。各市(州)要成立以地方本科高校为“龙头”的校园足球联盟,科学规划各学段紧密衔接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布局,开展校园足球联赛,以扶持特色带动普及,逐渐增加特色学校的数量,扩大联盟规模,推动本地学校足球教学与课余训练,努力拓展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人数,提升学校足球人口数量。高校体育学院(系)应当发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优势,积极参与各地校园足球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建立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基地,指导中小学校开展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开展足球课程研究。

  (三)规范特色学校的管理。各市(州)要建立健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管理、评价机制,研究制定特色学校综合评价标准,依托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机构,对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进行科学评估,实施绩效管理,促进特色学校健康、协调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高中阶段特色学校开设足球选修课,将足球运动纳入大课间或课外活动。组建校级足球代表队,常年坚持开展课余训练,积极参加校园足球赛事。特色学校要加强对足球特长生的教学管理,协调好训练、比赛与文化学习时间,积极开展校园足球课题研究,用实证性研究结果来回答课余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的相互促进关系,消除学生、家长的顾虑。

  (四)开展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各地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组织实施校园足球联赛。学校组织实施校内竞赛,县(市、区)级校园足球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小学选拔赛和初中预选赛,市(州)级校园足球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小学总决赛、初中选拔赛和高中预选赛,省级校园足球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初中总决赛、高中选拔赛和大学预选赛,形成“校校参与、层层选拔、全省联赛”的发展格局。逐步建立稳定的赛制,完善《贵州省学生体育竞赛管理规定》、《贵州省学生体育竞赛纪律处罚规定》等配套制度,规范赛事管理,优化竞赛环境,严肃赛风赛纪,坚决杜绝年龄、学籍、户籍作假、“假球”、“黑哨”、打架斗殴等行为和现象。

  (五)加强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各级教育部门加快教师结构调整,制定并落实配齐专职体育教师计划,多渠道配备好足球教师。探索政府出资为学校购买岗位,聘请专业足球教练、退役足球运动员、社会足球从业者,招募志愿者等创新机制,吸收引进社会足球人力资源充实到校园足球工作第一线。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建立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培训机制,采用多种方式提升现有体育教师足球教学、训练等技能。省教育厅负责统筹安排特色学校校长、足球队教练员、校园足球活动指导员和裁判员“一长三员”培训。各市(州)、县(市、区)要相应开展培训,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组织校园足球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使每所特色学校至少拥有1名足球教练员、1名校园足球活动总指导员,并为每个年级配备1名校园足球活动兼职指导员。

  三、强化安全、多措并举,提升校园足球保障水平

  (一)完善校园足球风险管理机制。各地、学校要广泛开展校园足球安全教育,倡导优良体育精神和竞赛风气,切实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坚持科学教学、合理施训,最大限度降低组织体育活动的风险。加强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安全管理,建立校园足球意外伤害应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贵州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和校方责任险在化解校园足球矛盾纠纷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建立学生运动意外伤害事故第三方调解机制,提升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解除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后顾之忧。

  (二)保障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各地要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在场地设施建设、师资培训和组织竞赛等方面,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经费投入机制。省教育厅在贵州省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校园足球发展基金,作为校园足球投融资平台,吸收社会募捐和投资。各级体育部门要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校园足球发展。鼓励学校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校园足球发展领域,在场地设施建设、开展各类培训、组织竞赛、开发足球产品、提供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

  (三)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共享利用。各地要结合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通过新建场地、改(扩)建现有场地等方式,统筹解决学校足球场地设施不足等问题。积极推进学校和社会足球资源的共建共享、统筹利用,加强学校和社会场地设施的双向开放,提高足球场地设施利用率和开放率,让学生有地方踢球。

  (四)建立校园足球激励机制。省教育厅将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省内高校招收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的工作机制。各地要制定有利于学生运动员成才的升学激励政策,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升入上一级特色学校,获得良好的特长发展环境。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园足球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做好学生参加训练、竞赛和成绩登记、足球技能考核工作,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供上一级学校招生参考。各地、学校要建立竞赛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投身校园足球工作。学校要将教师组织课外足球活动、课余足球训练和竞赛等计入工作量,按时足额发放津贴。支持兼任裁判员的教师外派培训和执裁工作。

  (五)建立校园足球监管机制。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把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列为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加强督导检查。省教育厅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组队参加全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纳入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厅属高职院校2015年度加快发展目标绩效考核。各地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县(市、区)和学校,建立专家联系点机制,跟踪校园足球发展情况,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动态监管,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六)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各地要广泛宣传校园足球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足球人才的先进事迹,加大对学生体育赛事的宣传报道,传播健康理念,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校园足球,营造有利于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类学校要在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足球运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多方努力,在全社会掀起“看足球”、“爱足球”、“踢足球”的热潮。

  各市(州)教育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厅属各学校于2015年5月8日前,将本地(学校)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校园足球三年行动计划、师资培训计划、2015年校园足球竞赛方案,以及本地(学校)校园足球工作推进情况等材料报省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体卫艺处)。

  贵州省教育厅  贵州省体育局

  2015年4月17日

  联系人:杨莹

  联系电话:0851-85283676,85281510(传真)

  E-mail:gztwy@126.com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