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现场专访:贵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曾羽

   中国教育在线    2019-07-29

  问题一:交流周经历11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和东盟人文交流的主要平台,取得了许多亮眼的成绩,本届东盟周更是以“深化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果”为主题,那么,跟去年相比,您认为本届东盟周有哪些不同之处?又具备哪些亮点呢?可以请您为我们分享一下您比较期待的项目吗?

  答: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经过11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果,其基础已经非常牢固。今年与以往不同的是,它更加注重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双方合作落地、落实,推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向深层次、宽领域和高度务实发展。今年的交流周以“深化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为主题,其实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亮点。目前为止,借助交流周平台,已经成立了十个联盟、八个中心,并且这些机构都运行良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人文教育交流。交流周在全年都有许多项目,例如论坛、大赛等,这些项目每一个都独具特色,对推动双方合作交流都有巨大促进作用。

  问题二:学校在本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中承办了哪一项项目呢?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答:今年,贵州理工学院向东盟周组委会申报并获批在全年期举办3项创新创业大赛:“2019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B&R杯’大学生无人机编队飞行舞蹈创意编程大赛”、“2019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大学生创意机器人设计大赛”、“2019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大学生公益设计创意大赛”。

  2017年,贵州理工学院依托交流周平台,发起倡议并成立了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今年,我们将在交流周开幕期期间,召开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第三届年会,并以“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为主题,讨论怎样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强化企业主体作用,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同时就中国及东盟高校在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的实施路径及成功经验进行交流,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繁荣。

  问题三:目前学校在对外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在国际化交流合作方面,学校曾经采取过哪些方法或措施?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可以与我们分享吗?

  答:贵州理工学院高度重视对外合作与交流,目前已与58所国(境)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成功申报了美中友好志愿者项目及国家公派留学项目,顺利获批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成功承办了连续五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子活动。在国际化交流合作方面,学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选派教师和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的同时,也积极发展国际学生教育,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2018年1月,我校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合作举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立项,该项目为贵州省第一个工科类中外合作项目。下一步,我们打算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积极推进境外办学,服务服务“一带一路”建

设。

  问题四:学校的留学生数量与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数量分别是多少呢?在留学生招收及留学生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近几年也是硕果累累,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交流,可以请您为我们介绍学校的留学生招生政策及留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吗?

  答:我校目前共有国际学生200余名,来自东盟国家的学生占了半数以上。我校的国际学生招生政策比较有吸引力,所录取国际学生均为校级奖学金生,学校为其减免学费、住宿费;国际学生进校后根据成绩与表现可申请丝绸之路奖学金,获奖者每月发放600-100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此外,学院还不定期招收短期语言进修生和夏令营学生,同时还承担教育部援外项目等。

  在非学历生的培养上,主要根据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目的及其需求,对其提供汉语基础知识和中国文化的教学和汉语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为外国留学生提供系统的初级、中级、高级汉语语言培训,以满足其不同层次的汉语交际能力与汉语翻译能力需求;同时为国际学生提供优质的书法、茶艺、国画、剪纸、插花、太极拳等中国文化选修课程和数、理、化、计等预科课程。

  在国际学历生人才培养方面,我们采取趋同化管理,即不开设思政类课程,开设与非学历生相同的文化类课程,采取与我校本科学生相同的教学和培养模式,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中国文化素养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掌握所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专业技术与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能在专业相关领域从事相关工作,能够参与并促进中国与其所在国之间友好合作关系的知华、友华、爱华的“强责任、精技术、善管理、重实践、求创新”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问题五:创新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先备资源。教育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这一方面,高校更是承担了教书育人的重要社会责任,因此,我们也想请介绍一下学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国际化视野人才的相关举措,可以请您简要分享一下吗?

  答: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确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113目标,即10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知识教育、100%的学生经历创新创业训练、培育3%的学生取得优质创新创业成果。同时,形成了“注重教育全面向,融入教育全过程,引导教师全参与”的“三全育人机制”;形成了“双学分制”、“双院制”以及让10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知识教育、100%的学生经历创新创业训练的“双百分百”的“三双育人机制”。二是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我们大力培育并建设一批“双学分”课程,同时,通过校地合作,建立了一支由产业领域、行业能手、创新创业典范组成的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校外创新创业导师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三是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学科竞赛为抓手,打造“一院一赛”,强化学生综合双创能力提升,促进我校学生在高水平论文发表、省级以上荣誉、专利申报等方面取得3%的创新创业成果。四是推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营造氛围,提升参与意识。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主题活动,在全校师生中营造出了搏击创客时代,勇作创新创业弄潮儿的精神风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