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支援贵州医科大学举办“协和班”签约仪式举行

   贵州医科大学    2019-05-28

  5月2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支援贵州医科大学(简称“贵医”)培养临床医学创新班(简称“协和班”)签约仪式在北校区临床技能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力,副省长王世杰,省政协副主席左定超,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张勤,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瑞军,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省人社厅副厅长施长冬,省卫健委副主任安仕海,贵医校领导林昌虎、梁贵友、罗俊、刘文、刘健、战勇、李海洋,天产室领导杨小生、傅舒安出席。签约仪式由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主持。

  贵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林昌虎致辞,对参会的领导和来宾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贵医发展并给予对口帮扶工作大力支持、付出辛苦汗水的领导和来宾们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两校厚重的历史渊源。林昌虎说,“协和人”创建了贵医,“协和人”孕育了贵医。从“国立贵阳医学院”筹建起,贵医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来自协和,首任院长李宗恩先生和100余名协和专家、学子倾尽毕生所学在贵医执掌教鞭,为学校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煌煌八十余载,贵医始终秉持“协和精神”火种,坚持博采众长、融汇百家的办学办医方针,创造了一项项可以载入贵州医学教育史册的辉煌业绩,培养了一批批“医德高尚、技术精湛、懂得感恩、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为推动贵州高等医学教育实现跨越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更为贵州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林昌虎指出,2016年,搭乘贵州省政府与国家卫健委推进战略合作的东风,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协调和倾情关怀下,承蒙省卫健委、省教育厅等省直部门的鼎力支持,贵医与协和重续渊源,先后签署了对口帮扶框架性协议及备忘录。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竭诚帮扶为贵医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天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支援贵医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协议的签订,是对口帮扶工作结出的又一硕果。学校将以时不我待的奋斗精神和只争朝夕的决心毅力,严格按照协议约定,扎实办好“协和班”,努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开启黔中大地培养拔尖医学人才的崭新篇章。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与贵医校长梁贵友签署《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支援贵州医科大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协议》。参会领导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历史时刻。

  王辰院士作讲话,他说,贵州省委孙志刚书记非常重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对口支援贵医相关事宜,特别是对两校合作多次作了批示和指示。他指出,两校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今天的签约仪式就是渊源的延续。1938年,李宗恩教授在贵州创建了国立贵阳医学院,秉承了协和的文化、办院风格等等;国立贵阳医学院从建立之日起,便与协和结下了不解之缘,播撒了协和基因,逐渐生根发芽。

  王辰院士介绍了医学卫生健康事业未来发展趋势,强调21世纪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世界卫生组织已经预期2020年后全球的第一大产业是医学卫生相关产业,2030年后医学科技会凸显为第一大科技,目前已经初见端倪。他认为,近年来,贵州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医药卫生成为贵州优先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符合21世纪是医学生物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特点,感受到贵州省委省政府非常关注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今天的远虑必然成就以后的辉煌,贵医要未雨绸缪,要具备远见卓识,护理、药学等专业要早做布局、提前谋划。

  王辰院士提到,基于历史渊源,基于委省合作大框架,进一步推动两校合作,临床医学专业创新班就是合作的标志性成果。临床医学专业创新班招生方式特殊,要招最好的学生,第一关键的是学苗,第二关键的是学校,第三关键也是最关键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职业前景。希望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等部门给予临床医学专业创新班更多的支持和关爱,预祝临床医学专业创新班取得辉煌成绩,预祝贵州省在医学卫生健康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就。

  贵州省副省长王世杰转达了省委书记孙志刚的问候和祝贺。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支援贵州医科大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协议》的顺利签订是贵州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件大事,更是贵州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发展的一件喜事。贵医与协和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同出一脉的办学背景为两校在新时代再续前缘创造了有利条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积极采取有力举措促成两校开展结对帮扶,多方保障推动帮扶工作各项举措落地实施。协议的签署,再一次拉近了贵医与协和的“情感距离”,既充分体现了协和的浓厚情谊,也为贵医发展带来千载良机,必将推动黔贵大地拔尖人才培养取得新成绩、新突破。他表示,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为贵医人才培养、“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对口帮扶等工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将一如既往地为贵医建设“具有明显特色,西部一流、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医科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王世杰强调,时下正值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优秀人才,高校亦重任在肩,希望贵医以助力贵州脱贫攻坚为己任,切实提升服务地方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和医疗、诊疗条件的现实需求;积极主动搭乘协和帮扶这一难得的“东风”,主动抢抓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机遇,将“协和班”办出实效,扎实推动“双一流”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牢记嘱托、牢记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怀揣医学报国志向,弘扬践行新时代贵州精神,切实为贵州“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目标贡献贵医智慧和贵医力量。

  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在主持仪式时指出,“协和班”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贵州医学高等事业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这是贵州教育事业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对贵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希望贵州医科大学珍惜这难得的宝贵机遇,借助“协和班”的开办进一步深入推进与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对口帮扶工作,主动沟通、积极对接,力争在“双一流”建设、科学研究、综合管理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再取佳绩,努力为贵州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再建新功。

  据悉,“协和班”将于今年秋季面向贵州省招收第一届学生32人。“协和班”将依据全球最为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制定完善符合现代医学教育规律的培养方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帮助下,培养适应全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宽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坚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能够胜任临床医疗、医学研究等相关工作的卓越医学拔尖人才。“协和班”将彻底改革课程体系,在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指导下,按照“协和教学理念”编写教学大纲、课程讲义。不低于30%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贵医将选拔最优秀的师资,与协和的师资一道,共同组成“协和班”教学团队,担任主讲教师。前五届学生课程教学中不少于1/3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由协和医学院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或短期讲座形式开展教学。“协和班”实施双导师制,给每位学生配备基础和临床各1名指导教师,负责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科研训练计划和临床训练,创造参加科研的条件,指导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实现个性化培养。两校将抓好“协和班”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实施严格的学籍管理规定,把好培养关和出口关,做到“严出”。同时,“协和班”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成绩排名在班级前90%的,推荐免试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不少于其当年毕业人数的15%的最优秀毕业生,将直接推荐免试录取为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

  举办“协和班”是学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为推进特色教育强省作示范,为助力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作贡献,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切实践行“以教育拔穷根”“特色教育强省”“医疗健康精准扶贫”等理念,提高医学人才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根据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贵医将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树立“大健康”理念,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开展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式教学和基于问题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将“协和班”建设成中国特色的一流医学专业,着力培养一批卓越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贵州建设,进一步深化两校厚重的历史渊源关系,开启新时期对口帮扶工作新局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