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口头与书面文学及其它--中国与澳大利亚少数民族及原住民文学”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贵州民族大学    2018-07-30

  7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主办,贵州民族大学承办的“口头与书面文学及其它——中国与澳大利亚少数民族及原住民文学”学术研讨会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昆士兰大学教授、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团长)大卫·卡特,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执行主任克里斯蒂娜·帕罗林,科廷大学教授、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金·斯科特,太平洋地区濒危文化数码资料档案馆悉尼分馆馆长、研究员阿曼达·哈里斯,悉尼大学高级讲师赵晓寰,格里菲斯大学高级讲师斯图尔特·库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朝戈金,外国文学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徐德林,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莹,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刚,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赵元昊,国际合作局美大处处长张丽华,国际合作局美大处项目官员许文锋出席开幕式。

  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人文科技学院院长肖远平,人文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帅、院长办公室主任刘广超、科研处副处长龚德全、对外合作处副处长李莉娅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参加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上,大卫·卡特教授作了关于当代土著绘画作为一项主要的艺术运动主题发言。他指出,许多绘画可以被看作是“土地的地图”,讲述关于土地的创造、身份和归属的故事。现代土著艺术在世界各地的画廊中都有代表,但它仍然与当地的原住民社区有着密切的联系。

  斯图尔特·库克博士作了《释译一个口头传统:挑战、可能性及抗拒》发言。他讲述了自己英译土著诗歌的经历。以西澳大利亚金伯利的nurlu 流派为例,他阐述了土著诗歌的形式和语义特征,以及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英译。此外,斯图尔特还将自己的翻译策略与其他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大卫·卡特教授作专题发言

  

  斯图尔特·库克博士作专题发言

  阿曼达·哈里斯博士作了关于表演数据库是如何与视听记录以及原住民社区的文化资源联系在一起的发言。她表示,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利用原来的数据库记录和保存现有的原住民音乐及舞蹈表演。太平洋濒危资源数据库力求使那些保存在资源数据库当中的濒危语言变得更加让大众所知并广为流传。

  

  阿曼达·哈里斯博士作专题发言

  王莹副研究员讲述了海东青作为文化图腾与皇权象征,呈现出游牧民族文化的粗豪之美与时刻练兵备战的潜在意识。

  

  王莹副研究员作专题发言

  赵元昊助理研究员选取了回族奇迹故事作为研究内容,从文本整体的符号学意义和故事的内在逻辑两个角度,分析了奇迹故事对回族群众理解自己历史,文化的重要作用。

  

  赵元昊助理研究员作专题发言

  下午3点,金·斯科特教授主要介绍澳大利亚一个少数族裔--Noongar (Nyungar)努嘎人。努嘎人,是一个生活在西澳大利亚西南部的土著民族群体。澳大利亚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自1996年至2011年,操努嘎语的人数逐渐增加。他强调,土著语言濒危,而且在澳大利亚甚是如此,澳大利亚拥有200多种土著语言,但现仅有13种还在使用。

  

  金·斯科特教授作主旨发言

  肖远平教授作了题为“地戏是戏吗:屯堡地戏仪式性思考”主旨发言。他从“地戏”称谓之辩正、屯堡地戏的仪式过程与结构、屯堡地戏仪式性的三重表征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肖远平教授指出,屯堡地戏的仪式性问题,是一个具有巨大张力的学术问题,它关涉着地戏的渊源流变、根本属性、文化内涵等诸多内容,是我们研究中国戏剧由仪到戏发展脉络的一个很好的样本,未来值得我们做进一步探索。

  赵晓寰博士谈论了三教合一和目连戏中三教合一的概念。他提出三教合一不应被理解为儒家、佛家和道家的融合,而是一种多隔层的模式系统。目连戏不仅仅只是一种儒家戏剧、一种佛家戏剧、一种道家戏剧或是一种三教的融合产物,而是一种完美的多隔层形式、一种三教的补充产物。

  

  赵晓寰博士作主旨发言

  徐德林研究员现场展示的视频纪录了节日主持和嘉宾在一个苗族家庭生活、劳作两周的故事,向法语观众显示了榕江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和社会经济现状,但与此同时也表征了苗族的历史、文化以及中国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不可或缺的运用,尤其是在教育、基础设施方面。

  

  徐德林研究员作主旨发言

  朱刚副研究员重点探讨了石宝山歌会的民俗内涵及社会功能,试图通过多学科的视野,把握现代民俗学研究发展的新动向,以此建构一种研究歌会民俗的新视角:从交流的角度看待歌会。

  

  朱刚副研究员作主旨发言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