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成功举办:跨越山与海 十年牵手同逐梦

   西部开发报    2017-07-28

  从2008年到2016年,连续9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成功举办。得益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搭建的交流合作平台,东盟和贵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跨越山与海的阻隔实现了交流沟通,他们不仅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前程广阔,也在国际视野拓展和跨文化体验中增长见识、丰富人生。

  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如期而至,中国与东盟跨越山与海,十年牵手同逐梦,是因为有坚实的共同利益和深远的未来价值--加强教育合作,将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构筑本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意和智力基础。

  跨越山与海的牵手,从两千多年前秦汉时期的“西南丝绸之路”,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再到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往来和人文交流源远流长。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必将开创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与东盟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人文之桥、实现地区和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跨越山与海 十年牵手同逐梦

  到中国学习,来得对! 

  泰国留学生天名:三年前我作为交换生来到贵州大学,贵阳的生态环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里的山那么青,水那么绿,天空那么蓝,当时我就想如果有机会留学,我一定要来贵州大学,现在果然梦想成真。作为研究生再次来到贵州,感觉这里的一切熟悉而亲切。

  东盟校长看法 

  与中国合作,很重要! 

  印度尼西亚玛中大学校长ChatiefKoendjaja,M.Sc:中国正在成为印尼青年首选的留学地,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想来中国,甚至想留在中国工作。自2010以来,来中国学习的印尼学生人数已达13700人,年增长率为10%。

  泰国清迈大学副校长RomeChiranukrom:教育是进步的重要渠道,中泰高校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更优秀的学生,未来希望双方高校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开展交流合作。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校长、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蔡贤德: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教育承担着独特的使命,‘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这对沿线国家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正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意义所在。这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和马来西亚在教育方面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其表现出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

  中国专家观点 

  教育国际化,更宽泛! 

  贵州省教育厅厅长王凤友:“交流周”在中国和东盟之间搭建的教育交流平台,推动双方开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和学位互授,发挥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摇篮作用。希望双方深化科研合作,促进教学、科研和产业良性互动,发挥大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智库作用。同时,提倡开放包容,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认知,更好发挥大学在人文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晏龙强:从2011年开始,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与印度尼西亚、老挝等东盟国家高校开始进行老师、学生互派,同时,每年还会招收40-50个留学生。中国-东盟教育周办得越来越规范了,合作的领域也更加宽泛,开放了贵州本地学校的视野,让贵州原来封闭的教育逐渐走向开放。希望以后的中国-东盟教育周,能够借力“一带一路”战略,把我们贵州,特别是国际化办学的路子,真正的往更深、更广的方向推进。

  中国驻柬临时代办檀勍生:中国是柬埔寨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更是好兄弟。希望中柬两国将不断加快发展战略和重点领域合作对接,结出更多丰硕果实,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贵州省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中柬高等教育合作迈出重要步伐,相信未来两国有更多地方和高校加入到交流与合作中来。

  “交流周”实为“一带一路”助力器 

  “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贵阳以气候怡人、空气清洁、水质优良著称。7月27日至7月28日,由教育部、外交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本届交流周包括开幕期活动和全年活动,共计49项。项目类型丰富,形式涵盖研讨会、论坛、竞赛、展览、夏令营、洽谈会、培训班等,规模和影响力超过历届,堪称一场人文交流盛宴。

  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十年教育同携手 一带一路谱新篇”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拓展合作内涵、丰富交流形式、提高合作水平,将人文交流合作打造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第三大支柱,进一步增进中国-东盟国家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本届交流周,将彰显人文交流正能量,并发挥人文交流“稳定器”“黏合剂”的独特作用,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益密切,对教育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出现,可谓顺势而为。自2008年起,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成为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的特色品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至今,已有来自中国、东盟国家以及俄罗斯等特邀国家的2717个机构参会,签署1088份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中国9所理工科卓越大学联盟与东盟国家9所知名工科大学联合成立“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就课程开放、人员流动、奖学金、双学位项目、信息共享达成合作共识。

  事实上,教育作为中国与东盟优先发展的重点合作领域,已经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始于2008年,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早5年的时间,恰恰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前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近两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联姻”步入“快车道”。据统计,截至2016年,在贵州2100多名国际学生中,东盟国家留学生占七成以上,较2008年增长509倍。

  未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还将继续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举办,有利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提升中国教育的影响力,有利于新一代中国与东盟双方青年人的沟通与互信的培养。

  (张西流)

  “交流周”开启发展共赢新篇章 

  为进一步拓展合作内涵、丰富交流形式、提高合作水平,将人文交流合作打造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第三大支柱的倡议,进一步增进中国-东盟国家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以“十年教育同携手 一带一路谱新篇”为主题,举办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

  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有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大学校长论坛、学术研讨会、教育资源展、专题研修班、青少年文化节、学生夏令营等170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为中国--东盟教育及人文交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为助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合作,扩大贵州对外开放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人文交流的软助力。古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通商互信之路、经济合作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对话之路,承载和彰显着东西方开放的文化品格和不朽的文明成果。并且,人文交流合作正成为中国-东盟关系新支柱,也让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传统友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而贵州处于西南南下出海通道的交通枢纽位置,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区域,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基于位置的特殊性,贵州仍然是“一带一路”上的节点区域,应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为平台,进一步推进人文交流与合作以促进不同文明的发展。

  曾有专家撰文,在人文交流中应注意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善用恰当话语体系,形成最广泛共识;积极利用现有平台和传统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各文化交流主体的重要作用,形成强大的合力机制。诚如斯言,如此方能形成“平等、尊重、借鉴”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局面。

  同时,面对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能够更加方便地跨越时空界限,推动文化传播与人文交流,进而达成“一带一路”沿线民心相通的良好局面。尤其是,有了“互联网+”,“一带一路”就不再只是单纯的地缘概念,而是一个由沿线数十亿互联网用户组成的庞大网络经济体,这就能够搭建起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新平台。

  “十年教育同携手 一带一路谱新篇”是今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主题。有2000名来自中国、东盟国家以及第十届交流周特邀伙伴国瑞士、俄罗斯的政要、使节、校长、专家学者等参与。并且,参与本届交流周的东盟青年学生规模为历届之最。伴随着一系列活动的举办,此次交流周势必会开启共赢发展新篇章

  (杨玉龙)

  贵州要充分利用“交流周”这个载体 

  在这个炎炎炙烤的盛夏,清凉爽极的贵阳,又一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回溯9年来的发展历程,作为国际区域间互联互通的桥梁和纽带,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打造成为了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平等对话、友好往来、和谐共享的重要平台和成功典范。

  列数前九届的教育交流周活动,累计参会单位、参会嘉宾以及合作协议签署之多,成果不可谓不丰;诸如教育部长圆桌会议、大学校长论坛、青少年文化节等各项活动内容,广为涵盖,精彩纷呈。一年更胜一年的交流周活动,开展形式愈加多样,合作内涵渐次丰富,交流水平逐年提高。

  更让人欣慰的是,在“连带效应”的作用之下,由交流周延伸出的合作范围早已惠及人文教育之外的更多领域。即如近几年基于金融、贸易、旅游、交通等国际合作内容,在“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越来越得到沿线国家与地区积极响应和广泛认同的同时,中国-东盟文化教育的推动发展乃至其他领域的广泛合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东盟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东盟各国与中国一样,都是地缘经济活力和增长潜力强劲的国家,又都面临着经济振兴和民生改善的国家使命。作为极富历史渊源而又毗邻相处的两个经济体,要参与全球竞争,中国-东盟必须建立公平和谐互利合作机制。显然,“一带一路”的合作构想,秉承历史脉络,恰好契合了彼此间全球融合的时代要求。

  “一带一路”描绘了一幅“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美好前景,是引领国际合作的中国方案,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目前,“一带一路”激发出了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的巨大潜力,为合作对象国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各国人民带来了更多福祉。

  我们看到,双方在旅游开放、留学生互派、科技文化交流、人才流动等领域合作广泛。中国在东盟国家开建了大批孔子学院,与东盟各国共同举办了文化年、艺术节、研讨会等活动,不同文明相互理解,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与此同时,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东盟落地。如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瓜达尔港口建设、中缅油气管线铺设等,双边合作成效卓著。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日益推进,双方还可以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遇,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使彼此都成为“一带一路”的真正受益者,让各国民众从中得到实惠。

  尽管中国-东盟各国国情各异,政治体制、教育机制、民俗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现状也各不相同,但双方有相融相通的文化因子,有相似的发展需求,同样存在着扶贫和脱贫的问题、环境与保护的问题、人才短缺的问题、产业换代升级等等问题。相同的命运需要紧密的合作。中国-东盟应该秉持“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合作理念,求同存异,包容共享,一切向前看,通过互学互鉴,致力打造命运共同体,最终实现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互惠双赢。

  充分利用好教育交流周这个载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功分享合作红利,我们希望中国与东盟各国站在“地球村”的角度,结成坚实的命运共同体,叙述好各自的文明故事,共同唱响发展主旋律,一起走向充满期待的美好未来。

  (徐雪飞)

  贵州要不负“永久会址”的使命与荣誉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在贵州成功举办了九届,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期活动又于7月27日至7月28日在贵州省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教育交流,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所说,教育交流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作用。通过教育交流,中国与东盟国家推动了民间往来,实现了人才交流,深化了交流合作。而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所在地的贵州,更是从中获益,在教育交流中贵州高校国际化进程加快,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教育无国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就是在践行这一理念,十年的坚持,取得了显著成果,相信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还会一直举办下去,二十年、三十年……并能让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变得更为巩固,得到更长足发展。另外,通过教育交流,也能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相互间的友谊,让中国与东盟国家形成良性互动。用爱与责任播撒教育的种子,收获的也将是爱与责任,是信任与友邻。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永久会址在贵安新区,意味贵州将一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教育交流的国内“轴心”,这有利于让贵州学生更具有国际视野与胸怀,利于贵州教育与国际间的交流。通过“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推动实现2020年东盟来华和中国赴东盟留学生都达到10万人左右等等,能让中国尤其是贵州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变得更为深入。

  中国与东盟各国都面临诸如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资源环境制约等相同的挑战,通过教育交流,也有利于相互促进,通过改革与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来为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堪当大任的人才。

  而承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既是对贵州的肯定,也是对贵州的挑战。教育需要慢工出细活,教育交流也是如此。虽然贵州承办了十年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仍然要戒骄戒躁,稳扎稳打,为国与国之间的教育合作打好先锋,作好表率。这样才能不负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的使命与荣誉,才能让中国与世界的教育交流从贵州出发走向世界,在贵州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